资料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料中心>技术文章>替硝唑与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偶联抗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替硝唑与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偶联抗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3 点击数:120

替硝唑作为一种重要的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抗厌氧菌和原虫感染的治疗。近年来,其在食品动物中的非法使用导致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建立高效灵敏的替硝唑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替硝唑与载体蛋白偶联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分析应用,旨在为后续抗体开发及免疫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在抗原制备过程中,通过重氮化法将替硝唑分子中的硝基转化为活性基团,随后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的氨基进行共价偶联。优化反应条件包括pH值、反应时间和摩尔投料比,采用紫外光谱和SDS-PAGE电泳验证偶联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pH控制在8.5、反应时间为6小时、药物与蛋白摩尔比为25:1时,偶联物载量达到最佳水平,每个BSA分子可结合约18个替硝唑分子。

偶联抗原的免疫原性通过动物实验得到验证。采用弗氏佐剂乳化后的BSA偶联物免疫新西兰白兔,经四次加强免疫后,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超过1:51200。竞争抑制实验显示,所得多克隆抗体对游离替硝唑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2 ng/mL,与同类药物甲硝唑的交叉反应率低于5%,表明抗体具有优良的特异性。这些特性使其适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在应用研究方面,OVA偶联抗原作为包被原,成功构建了检测牛奶和蜂蜜中替硝唑残留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10 ng/mL,最低检测限达0.05 ng/mL。实际样品添加回收实验显示,在1-5 ng/mL浓度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92.3%-106.7%,变异系数小于8.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对分析证实,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R²=0.987)。

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偶联抗原体系可拓展应用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开发。通过优化金标抗体浓度和抗原包被量,制备的试纸条对替硝唑的视觉检测阈值为2 ng/mL,检测时间仅需10分钟。批量测试显示试纸条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控制在7.2%和9.8%以内,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这种双平台检测策略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选择。

综上所述,通过精确控制偶联参数制备的替硝唑蛋白偶联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分析适用性。基于该抗原建立的免疫分析方法展现出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良好的重现性,能够满足食品中痕量替硝唑残留的检测需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该抗原体系在单克隆抗体开发和多残留同步检测中的应用潜力,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



【内容取材网络,仅供参考】
在线客服
  • 销售热线:
  • 15898894496(同微信)
  • 我要留言
  • 周一至周五每天9:00-17:00